鲁雅村:谁说农村不如城
义乌印刷机械-义乌切纸机
佛堂镇鲁雅村,地处义南,离佛堂镇政府仅几分钟车程。全村面积7.92万平方米,共有200来户村民,466人。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积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旧村改造凸显特色,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过上了城市般的富裕生活。鲁雅村独具匠心的旧村改造举措,俨然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一张“金名片”。
鲁雅村被评为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五好”农村党支部、义乌市健康村、义乌市食品安全示范村、先进工业村、金华市卫生村等。
毕竟鲁雅八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刚踏进鲁雅村,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花园洋房式的别墅群,房前屋后郁郁葱葱的绿化带,宽敞洁净的道路,整洁的村容村貌,远处矗立的一幢小高层,这一切映照在夕阳下,勾勒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卷,仿佛让人置身于“隐然闲居”的世外桃源之中。
然而,十年前的鲁雅村却没有现在这样的宜居环境。十年前,村里房屋杂乱无章,村里的环境状况也十分糟糕,公共基础设施难以配套,村内污水横流,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很多老房子年代久远,成为危房,有的房子还堵住了别人家的通道,影响了邻里和睦。再加上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批楼下办厂、楼上住人的三合一企业。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鲁雅村总体建设水平上不去,面临着“年年建新楼,岁岁无新貌”的状况。义乌印刷机械-义乌切纸机
旧村改造前,鲁雅村人均用地面积为90.73平方米,村里总户数(包括农业户和居民户)为161户,居住人口(包括农业人口和非农人口)为593人,总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建筑密度为37.17%。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气象万千
说起当初为什么会有现在这个旧村改造的模式时,在鲁雅村连续当了28年村支书的叶菁赛告诉:“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扶持政策。”
鲁雅村两委很早就认识到旧村改造是推进农村城市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999年,鲁雅村被列入全市十个旧村改造示范村,当时村里曾有过一个旧村改造的规划,付诸实施后发现村民反映并不理想,多数村民都不愿意参加旧村改造,那次规划就在无形之中流产了。2002年,鲁雅村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后,重新进行了一次规划。此次规划采取了新房建设高低结合、生产生活功能分区的形式,充分考虑村民的利益。参与旧村改造的村民先将老房子交给村里,由村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之后村两委还特别成立旧村改造办公室,专门指派人员现场监督、管理。
这次旧村改造的新举措受到了广大村民的热烈响应,实际参加旧村改造的有146户,还有20来户是有旧房的非农户。2002年规划出台后,就收回拆除旧房60.5间,建筑面积1181.97平方米。到2003年村里正式启动期工程时,又收回拆除旧房67间,建筑面积1484.14平方米。2007年鲁雅村开始实施旧村改造第二期工程,收回拆除旧房114间,建筑面积3174.53平方米。
2003年开始动工的一期工程,经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后共有24户参与旧村改造,2007年二期工程,审批后参加改造的有54户。2009年的第三期工程,有13户参与改造。另外有14户保留旧房居住。目前,已完成改造总户数105户,占全村户数的三分之二。义乌印刷机械-义乌切纸机
与此同时,一幢12层的小高层公寓正拔地而起,用以安置村里的住房困难户,来提升整个村的总体品位。这幢投资超过1300万的小高层公寓建成后,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图书室、医疗室、村办公场所等都计划搬入其中,这都将更好地方便村民,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在旧村改造的路途中,村两委遇到过“拦路石”,如二期工程中用地指标的不足。为了让村民能按计划住上新房,村两委毅然决定出资60余万元从丽水龙泉市购买了18亩用地指标,从而保证了二期旧村改造工程的顺利开展。
旧村改造后,村民人均用地面积达到116.47平方米,居住户数为157户,其中新房建筑面积108平方米的有18户,126平方米的有125户,保留原建新房的有14户,规划居住人口为680人。旧村改造后整个村的建筑密度为25.13%,容积率为1.00,绿地率为32.63%。按照规划,新的旧村改造房屋平均为三层半,房屋前后间距不少于15米。
村民说,这次旧村改造不仅提供了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村民的精神文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桃花依旧香满园义乌印刷机械-义乌切纸机
鲁雅村集体经济发展一直较好,属于村集体经济的一家造纸厂成立于1978年,八十年代经过改革,到现在一直以承包、租赁的方式进行经营。村里则以鲁雅造纸厂为龙头,通过不断的深化改革,企业获得很大发展。造纸厂产销两旺,不仅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而且还容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分红给村民,为村里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除此之外,鲁雅村大力发展造纸业及加工纸箱纸盒等产品为主的家庭工业,使一个仅有400多人口的村子,短短几年就富了起来。现在,鲁雅村加工纸箱纸盒的大小工厂就有近50家,村里60%以上的农户经商办厂。
随着市场上对包装的要求越来越高,鲁雅人及时改进工艺,加大技改力度,引进先进生产流水线,现在已拥有切纸机、印刷机、覆膜机、单面机、压痕机、烫金机等先进设备。鲁雅村已成为一个现代纸制品加工专业村。
据了解,在旧村改造前的2002年,全村的人均年收入为5850元,旧村改造后,到2009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18600元。可以说,旧村改造很大程度上使村民的收入增加了,提高了村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义乌印刷机械-义乌切纸机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鲁雅村还积极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加快完善村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村集体收益群众共享”的指导思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2008年初,当第二期旧村改造全部完成时,前后两期花园式小洋房呈现在村民眼前。同年,为了配合整体村容村貌的提升,村里又投资20余万元,在两期改造的新房之间建造了一个供村民休闲的绿化长廊,并且配备了诸多公共基础设施,如健身器材等,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陶冶了情操。现在村里赌博的人少了,茶余饭后锻炼养生的人多了。
很多以前从村里出去工作的人都喜欢搬回村里住。他们说,现在村里环境搞得这么好,绿化到位,干净整洁,空气清新自然,同时安装了这么多的电子眼,反而比住在城里更安心、舒坦。更何况这里都是自己的乡里乡亲,大家彼此熟悉,村里关系和谐,就算每天要开车去城里做生意,路上的时间费一点,也要住回村里来。
那些还没轮到旧村改造的村民也都积极要求参加旧村改造。村里很多企业主在搬进了旧村改造的新房后,把企业和住房分开,扩大了办厂规模,增加了效益,同时也消除了安全隐患,可以安心办厂,放心赚钱。
近几年,鲁雅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投入了650万元。其中路面硬化和污雨水管网投入260余万元,路灯亮化工程投入26万余元,三线设施(电线、电话线、电视线)地埋投入240万元,全村绿化共投入100余万元,池塘护栏投入6万元,村里还花费12万元,在村中主要路口、地段安装了16个电子监控。
今年83岁的村民叶海生由衷地发出感慨:“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过上这么舒心的日子。”而今,梦已成真的他,安逸地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叶海生说,他有5个孩子,受惠于村里的旧村改造,如今每个孩子都能住上属于各自的别墅。由于第三个儿子长年在外工作,他现在就居住在第三个儿子的别墅里,平时在屋前的院子里料理下蔬菜,日子过得很滋润。叶海生高兴地挥舞着手臂说,除了镇里每个月70元的生活补贴,村里每个月还发放60元,过年过节还为老人发些礼品,另外每年过年村里都为每个村民送上1600元的红包。
目前,鲁雅村旧村改造已完成三分之二,村两委计划在最近几年内完成全村的旧村改造工程。届时,一颗光彩熠熠的明珠将在佛堂古镇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义乌印刷机械-义乌切纸机